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
目前分類:佛教問答 (40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問:我認識一些居士,定期買物放生。您對此有何看法?是否支持?

定弘法師答:這放生是好事情,但是一定要如理、如法,就不會有不良的後果。因為我所知道的,在大陸或者在台灣,可能在香港都有這樣的現象,就是去訂,事先預約。譬如說要放生魚,提前幾天跟這個賣魚的販子訂,一訂也訂很多。因為他們集體放生,租一個船到海裡頭放生。結果,這些魚販子們就給他抓、給他收購。結果,他不訂,他不放生,這些生命還不至於被折騰。結果,他這一發慈悲,那些眾生可苦了,被折騰來折騰去,等放下去的時候都是半死的了。這樣的現象真的有。這種放生就只有形式了,而失去了實質意義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父母做得不好,兒女怎麼辦?

  當然,有些時候事情並沒有那麼單純,也有相反的例子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轉載)

寫在前頭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【問題】

  頂禮嘎瑪仁波切!佛教總是告訴人,信佛會好起來的,會有幫助的,但不可能事事如意啊,怎麼看待這樣的衝突呢?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【問題】
 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「惜字集」中說,字紙銷毀應採取燒或者埋等方式,但沒有此種銷毀條件時該如何較好?

定弘法師答:我也曾經請問過師父,這個時候就可以你把這些字紙都收集好,乾乾淨淨的、整整齊齊的把這整理好,送到回收站把它回收,不浪費資源。你把它燒掉了,那這些也是木材,也是浪費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下面第十一問,有些人的生活還不如一些動物,他們怎麼會投胎人道而不在畜生道受報?

定弘法師答:這就講投胎是兩種力量驅使的,一種叫滿業,一種叫引業。引業就是引導你去投胎的(去哪一道投胎)那個業力叫引業,那就是你臨終那一念,就是引業。你臨終的時候,你是跟五戒十善相應,你能到人道。如果你五戒十善很圓滿,譬如說打九十分以上,還有四無量心,你能生天道。如果臨終一念是貪,放不下,情執很重,愛念這些身外之物,貪心引你去餓鬼道。如果臨終那一念是瞋恚,那麼引你到地獄道。發脾氣,帶著脾氣走的,那就是到地獄道。臨終是愚癡的,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什麼,像很多老人癡呆症,就是有這個問題,癡呆的,那就是畜生道。所以臨終那一念關鍵,它決定你下一道是在哪裡,這叫引業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弟子常去地藏禅寺參加法會,寺院法師說要居士點燈,超拔冤親,超度歷代祖先及亡者蓮位,很多項目等等,從兩千元起到三十萬元不等。請師父慈悲開示,一定要這樣做才對我們有幫助嗎?

  答:希望你多聽經,這個問題不好答復,你聽多了你自己就明白。如果說是錢多一點拿去超度祖先都能超度了,何必要修行? 大家多賺錢,多賺錢、多佈施你就超度了,沒這個道理。超度一定要修行。你看看六祖在《壇經》裡面講的好,“此事(此事就是生死大事)福不能救”,你福報再大,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,這個事什麼能救?定、慧能救,福不能救。可是這種事情,印光大師的態度我很欣賞,我也學他老人家。有人問印光大師,人過世之後燒紙錢這些東西,這個東西佛門沒有,這是我們民間的習俗。印祖用什麼態度?不贊成也不反對,不贊成是佛門裡沒有,不反對是世間風俗習慣有。大家都知道這個世間是六道,人死了之後,他如果再到人間來了,你燒紙錢他沒有用,他到天道也沒有用,到地獄道、畜生道都沒有用,只有一道,鬼道有用。如果他墮了鬼道,你叫他不燒紙錢,你把人家財路堵住了,你有過失。所以印祖對這樁事情是既不贊成又不反對,這個態度很中肯,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學習。確實有墮到餓鬼道裡頭,真需要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弟子沒學佛之前,從事毛皮收購行業,每天到屠宰場收購牛皮。學佛後,感覺這個行業不太好,但在法理上始終認識不夠透徹,請問這個行業不好在哪裡?是主犯還是幫凶?

  答:你沒有殺牛,不是主犯;你收購牛皮,是幫凶。因為他牛皮賣不掉,他就會少殺幾頭牛,這麼多人要牛皮的話,他就可以多殺。所以這不是個好的行業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鈔【又持復有數種。】

  這個持有幾種。有很多同修不了解,常常來問,我們念佛,到底是出聲念好,還是不出聲念好? 不出聲可不可以? 有人說出聲念佛才能往生,不出聲就不能往生,還有這些說法的,這是錯誤的觀念。出聲念要力氣,一天到晚念,氣力不夠怎麼辦? 此地大師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明白,念佛有很多種的方法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這個恆順確實要看智慧,在恆順當中自己不生煩惱,這樣就可以恆順。在恆順的當中你能度化眾生,這需要智慧,但是我們凡夫現在還沒有那麼高智慧怎麼辦,如果恆順當中生煩惱了怎麼辦?譬如說你陪人逛街購物就起貪心了怎麼辦?這時候就要收,就不要恆順,不是不想恆順,是自己真的功夫沒到家,智慧不夠,就怕恆順,順著順著就被他拉下水了。所以現在我們要把握好,以自己不生貪瞋癡為準繩。
 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佛弟子適合從事哪些行業,不應從事哪些行業?一些常犯戒的行業,若很難換行,應該以怎麼樣的心去面對?

答:在經典《增支部》第五集,佛陀講到一個在家人不應當從事五種行業:第一不應該去從事販賣刀、槍、武器的販賣,包括現在的販賣軍火;不能夠去販賣毒藥、殺蟲劑這些;不能夠去販賣人口,做人販子;不能夠去從事製造與販賣煙、酒這些麻醉品;不能夠從事飼養與販賣供屠宰的牲畜;這是在經典裡面提到的在家人不應該從事的。現在這種不好的行業花樣更多了。如果你想要開個海鮮店,經常屠宰殺生,你在裡面做都不好,還有一些酒樓賣酒的或者在酒吧裡面做銷酒員,這些都不應該去做。還有現在一些酒店還有經營色情,這些也不應該去做,去制造翻版光碟、翻版的書、盜版這些都不應該去做。總之,你認為那是違背法律,甚至會犯法的,還有良心會受到譴責的都不應該去做。有些是犯法的,好像販賣軍火、毒品這些是犯法的,有些是佛陀教法不允許的,好像你賣煙、酒你不犯法,但是在佛陀的教法裡面就會犯。好像去賣殺蟲劑、賣農藥,賣這些其實也不會犯法,但是在佛教法裡面你就是提供給別人殺生,還有和賭的也有關,賭博的也不要。經常欺騙,帶有詐騙或欺騙性的行業也不應該去從事。假如很難換行,那麼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怕業報,也沒辦法。總之,人情與果報是兩回事,從人情上來說很難說得過去,但是從果報上來說沒有講人情的。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請問危急時,應念觀世音菩薩還是阿彌陀佛?二者有何不同?

答:在危急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,是世尊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教導我們的。因為你在急難的時候,不一定是你壽命到了,所以你念觀世音菩薩能化解災難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你是一個學佛的人,是個念佛的人,你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急難來的時候也念阿彌陀佛,行,你不需要改變。如果壽命沒有到,災難一樣化解,如果到的時候就往生,這兩種不同地方在此地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弟子在禮佛時,常看見阿彌陀佛的佛像瞬間變為全身光身。去年阿彌陀佛佛誕時,在淨宗道場大佛堂,在阿彌陀佛佛像前跪拜時,看見金色佛一尊,沒看見五官,看見整片佛光。弟子在道場聽經及法會時,都常看見金色佛光。在家也常看見佛光及金色佛,但沒看見五官。請問:第一,弟子這算是見到阿彌陀佛嗎?第二,見佛一定要見到佛的五官嗎?像道場牆壁像的佛像有五官,但我只見到金色佛,沒看見五官。

 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網友:佛法說的戒定慧中的戒是什麼意思呢 ?

學誠法師:戒是對身語行為的規範,對個人修行而言,戒幫助我們斷諸惡、行諸善,借由這些行為的莊重來幫助我們調伏粗猛的惡業煩惱,令心安定,為進一步的專注修行打下基礎; 對團體建設而言,戒能維護團體的穩定有序,譬如在世間,社會法律、學校校規、公司管理制度、團體規約……都有與戒相似之處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最近家庭暴力問題很受重視,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。但是多數人勸合不勸離,都說夫妻是相互欠債,所以要多忍耐。真是這樣嗎?

聖嚴法師答:不對,把家庭暴力說成是前世因、今生果,這是非常消極的,對改善現實既沒有幫助,且錯用了因果觀念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為什麼會打瞌睡?

上人:沒有精神就會打瞌睡,大概睡眠不足。男的想女的,出家人想吃的,晚上睡不著就會打瞌睡了。這沒什麼,很簡單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“百萬洪名,每天十四萬一千句佛號,就是十四萬零一千,是否如法?”

  答:都如法。在通常一般講,一天能念十萬聲佛號就非常好;如果不能,一天念個一萬聲,念個三千聲都可以。關鍵是每天不能間斷,如果有一天間斷了,你的功夫完全就斷掉了。所以初發心的人,不要每天學好看,好強、爭勝,人家念一萬,我念兩萬,跟人家比賽,競爭的心是錯誤的。必須要用很清淨、平常心,淨念相繼。

  我曾經教工作最繁忙的人,教他一天念九次,一次大概只要一分鐘,很有效果。九次,早晨起來念一次佛,早餐吃飯之前合掌,我的方法是一口氣念十句,“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”,念十句阿彌陀佛,一句接著一句,這裡頭決定沒有妄想,這叫淨念。十句相續,就是淨念相續。我們的時間短,心決定是清淨,一分鐘的時間。時間太長,妄念就起來了。所以一天多做幾次,早晨起來一次,早飯一次,上午你去工作做一次,中午吃飯一次,下午工作一次,晚上吃飯一次,晚上睡覺之前一次,一天九次。時間雖短,一次都不缺,很有效果。這是對於工作很繁忙,沒有時間來念佛的,這個方法很有效果。(淨空法師《學佛問答》21-90-07)

  這位同修問:“我聽從您老人家的教導,每天一心念佛,求生淨土,定課三萬聲佛號。有時定課做不完,隔日一定補全,旁人說我這樣太執著了。請問我堅持三萬聲佛號,如不如法?”

  答:如法,決定如法。自己定功課,開頭不要定太多,以後慢慢增加,這就是精進。一般我們初學的人,每天定一萬聲就很好了。不能念一萬聲,念五千聲也好。天天不間斷,念上一段時期,念得很熟,身心愉快,有足夠的時間,再往上增加,不能夠後退,增加是好現象。一天三萬聲是非常好的標準,可以堅持。(出處同上 21-90-10)
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下面第二個問題,有人說,只要有信有願,散念亦能往生,請問這樣說對嗎?

定弘法師答:對,沒錯!有信有願,乃至十念,必定往生。但是那個臨終的十念,就必須是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那個十念裡頭具足了至心信樂,具足了所有善根,心心迴向,沒有絲毫疑惑,沒有絲毫夾雜,這十念也屬於一向專念。一向,一個方向,就是西方極樂世界,見阿彌陀佛。專,專裡頭沒有打妄想,沒有夾雜,專念,乃至十念,必定往生。但是你要保證得了,這個臨終十念是專念。萬一要是夾了一個妄想,完了,這輩子就完蛋了,那就下輩子不知什麼時候再重新遇到淨土法門。你能不能下這個賭注,我臨終就賭一把,看看那十念能不能專?這個有點不太保險,是吧?那你還是平常就多念。平常要念到專念了,你念佛功夫可以成片了,那你臨終就不用愁了,你肯定是臨終那十念也是成片的。更何況念這句佛號真幫助你消業障,臨終最怕的是業障,障住你,你就往生不了。所以平常就得多念佛,消業障,增福慧,就為臨終做準備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也許有人會問,動物有生命,植物也有生命,不能吃動物,為什麼能吃植物呢? 當然,一位真正仁慈的人,連植物也不吃,在六道中,色界天不需要飲食,連植物也不吃,他們從禪悅中獲取養分,不需要從物質中獲取。我們是凡夫,沒有達到他們那種境界,還不能離開飲食,這是不得已而為之。但是,我們不能無故傷害。戒經云:清淨比丘,不踏生草。草是植物,它長得活活潑潑的,豈能忍心踩過? 除非是必經之路,別無他路可走,方可經過。

其實,一般人所需養分的百分之九十五,都消耗在妄念上,修行人心地比較清淨,妄念少,消耗養分就少,需要的補充也少,阿羅漢心很清淨,一個星期托缽一次,吃一餐飯,辟支佛半個月托缽一次,兩個星期吃一餐飯。佛與法身大士不需要飲食,用禪悅,法喜,滋養身體,這是行門上的功夫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