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
目前分類:佛化生活 (19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常隨佛學

  九華山圓通寺 佛弟子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1、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。

  天道中的一切天神,都尊重佛法,看到念佛人都歡喜贊歎,冥冥中加以保護。因此,念佛的人,不求消災免難,自然消災免難; 不求家庭平安,家庭自然平安。這對念佛的人說,不過是現世獲得的小利益。對天神說,也是積累功德,雙方均有利益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世人會珍惜貴的東西,貴重的東西難得,比如金銀珠寶,就特別珍惜。浪費便宜的東西,比如說米飯,以為容易得到,就不珍惜,輕易浪費。要知道,浪費自然界的東西,更為損福報。

  比如說水,有的人洗衣服,水都是嘩嘩流,覺得一噸水才幾塊錢。或者去吃快餐,米飯吃不完,就扔掉。一碗米飯才幾毛錢。或者衣服,衣服很便宜,穿的不喜歡,就扔掉重新買過。這個是誤區,就是用錢來衡量價值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念佛一法可以滲透到我們的行、住、坐、臥裡面,你走路不用腦筋的時候,你一步一句佛號; 你等車,也可以念佛,坐在車上也能念佛;你切菜,也能夠一刀一句佛號。

  《淨土聖賢錄》裡面有個王打鐵,他日子過得很辛苦,一天不打鐵就一天沒有生計,在那種高溫爐膛旁,特別是在夏天真是比較辛苦,掄著很重的鐵錘。他感覺到人生很苦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在一個常年沒有下過雪的地區,一位小學老師努力地給兒童說明“雪”的形態,但不管他怎麼說,兒童也不能明白。老師說:雪是純白的東西。兒童猜測:雪像鹽一樣。老師說:雪是冷的東西。兒童猜測:雪像冰激凌一樣。老師說:雪是粗糙的東西。兒童猜測:雪像沙子一樣。老師始終不能告訴孩子雪是什麼。最後他考試的時候,出了“雪”的題目,結果有幾個兒童這樣回答:“雪是淡黃色、味道又冷又鹹的沙。”

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有些實物的真相用言語是無法表達清楚的。就像這雪,見過的人知道它的形狀、顏色、味道,可對於未曾見過雪的人,我們很難通過描述讓他知道雪。但只要讓他站在雪中,什麼也不必說,他就知道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有的父母很擔心小孩。其實不要擔心,孩子有他的福報和業力,你擔心也沒有用。你能為他想太多,但仍然算不過他的業力。人都有各自的業力,與其擔心,不如做善事,用功德來福澤到他們。

  真的修行,不要擔心家人。以你修行的功德,一定能福澤到他們平安無事,菩薩會幫你照顧好家庭。不要擔心三寶會虧待你,覺得我都來奉獻三寶,家人誰來養活。其實不一定,就看個人的道心。人都是靠福報活著,每個人福報不同,乃至一個家庭中,個人都有個人的福報,哥哥會賺錢,弟弟就差一些,福報不同啦。但只有以你修行善事的功德,才能造福家人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一提到學佛,大家總會談到自己的時間不夠,怕自己學不好佛,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。如果你真的沒有時間去打坐、誦經、拜佛的話,你一心一意地去做世間的工作,本身就是在修道、就是在學佛。並非放棄世間的工作,把自己關在家裡誦經、打坐、拜佛,這才叫學佛。

  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,一心一意地誦經、拜佛和一心一意地工作,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沒有? 你一心一意地拜佛,是在做一件事情; 一心一意地工作,也是在做一件事情。既然都是一心一意地在做某一件事情,從本質上來講,怎麼會有區別呢? 你只要是能夠一心一意地做任何一件事情,都是在訓練自己的定力。你如果達到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的境界,那就說明你有了一定的定力。你有了定力,想到任何一個國土去都可以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楊果強

  在我十八歲那年(一九八七年),父親突然中風去世,對我而言,是人生的一大衝擊。父親是一位不發脾氣,凡事都願意吃虧的人。我想學習父親的精神,於是我皈依了佛教,開始接觸佛法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修就是修正,行就是錯誤的行為,把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見解、錯誤的言行修正過來,真修行,你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。世間人心不清淨,世間人天天造業障,我在這個世間修清淨心,不被他干擾,我造善業,不造惡業,久久他就會產生影響。到那時候,自己想生西方極樂世界,什麼時候想去就去得成,為什麼?你心清淨。對這個世間確實沒有留戀,沒有希求,真正做到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做個好樣子給世間人看,這叫真正學佛。在學校裡面,不但給同學做好樣子,給老師、給社會都做好樣子,這無量功德!

  “淨行品”裡面,為什麼順逆境界到菩薩面前,就是修行人面前,全都擺平了?那就是心能轉境,這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“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”,這個很重要。所以會修行的人,就像《華嚴經》末後五十三參一樣,這是善財給我們示現,我們要知道學習。他在順境、善緣裡面修什麼?不生貪戀,這會修行;在逆境、在惡緣修不生瞋恚。你的貪瞋癡從哪裡斷?要在境界上斷,那是真斷。境界不現前,你找個深山,找個洞去住、去修行,跟外頭不接觸。修上三十年,心地很清淨,覺得很不錯了,再下來逛一圈,馬上就亂掉了。為什麼?沒有經過考驗。你到深山裡面,那是躲避,躲避不行,你要勇敢面對現實,在現實境界裡面斷貪瞋癡慢,這是斷煩惱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一、見地不對。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,供上香蕉,然後燒香,磕頭,求丈夫女兒好,升官發財,然後把香蕉帶回去,自己慢慢吃。學佛人誤以為沒有這種心理,其實是方式不同而已,也想打坐就能成道,雖不求香蕉,卻在求腿。都喜歡打坐的功夫和境界,只要聽說那個人有功夫,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,至於道與功夫是什麼定義,也搞不清楚,這就是見地不清。 

  二、不信因果。不信六道輪迴、三世因果,學禅也好,學密也好,學淨土也好,根本基礎是錯誤的,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,這是不可能的。學佛人在理論上搞清楚的沒有,在事實上求證到的更是沒有。這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我們一定要愛惜五穀糧食,不能浪費,浪費糧食就是暴殄天物,是最損福報的。

  即便你是億萬富翁,也沒有資格去浪費糧食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都保持著利他的菩提心,那麼生活就是修行】

  海濤法師開示: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人們白天醒著的時候,意識透過自己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等根往外,與外在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產生循環。當你開始睡著以後,慢慢你的耳朵就開始模糊,眼睛也模糊了,鼻子、舌頭全部都模糊了,然後你的意識開始往中間靠攏,進入你的“阿賴耶”,也就是你的儲藏室裡,隨後,它停頓下來。每個晚上,其實人們都經歷過“短暫死亡”的過程,睡眠中,有小死亡。小死亡的時間,有的人稍微長一點,有的人稍微短一點。

  因為一個人的習氣、習慣、意識不會一直停頓,很快就開始活躍起來,一活躍起來,從剛開始的模糊,就像人們從睡夢中睜開雙眼的時候,眼睛看到的是模糊的,然後從模糊開始慢慢清晰。主意識開始加深某些印象:這個人長得好看,那個人長得不好看,這個人的眼睛大,那個人的眼睛小,這個人的衣服好看不好看,那個人的頭發長還是短等等,它就開始分析了。這是主意識在分析,不是眼根。眼識本身透過眼根沒有那麼強大的分別力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《金剛經》是佛教的重要經典,全稱為《金剛般若波羅經》。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,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經書之一,經題的意思為:“以金剛不朽之身和超卓智慧之志,渡達彼岸。”以下經句為其精華,讀通此經,即可開悟。(文中部分釋義來自南懷瑾先生)

  1. 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佛經一定要頌,而且要慢慢的去悟。只要能悟到其中一句話,甚至幾個字,都受用無窮。悟出來的,才是自己的。聽別人說的,都是知識。知識解脫不了生死,悟了,那感覺就是法喜充滿,禅悅為食。

  比如《金剛經》,要是天天念,偶爾能悟出一句話,就受用無窮了。我誦《金剛經》很久了,只是體會到其中一句話: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,當知是人功德不少。這是我悟道的第一句,而這個句中,體會到了“持戒修福”這四個字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《普賢行願品》裡第五個願是「隨喜功德」,這條聽起來很簡單,可是,等到真要你隨喜的時候,卻沒有這麼容易,因為眾生都有嫉妒心,都有障礙別人的心,所以稱之為「凡夫」。

  既然學佛了,皈依三寶,在依經典修行,正是要在自己心中生起嫉妒,想障礙別人的時候來回光返照。要隨順眾生的善行,方便成就別人的功德,自己有能力,就要幫助他,如果沒有能力,就要贊歎他。不是什麼好事情都非要自己親力親為才行,自己有能力做,就自己發心,沒有能力做,就隨喜別人的功德,這點很重要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趨吉避凶,實現和諧社會,是所有人的願望。你的家庭、你的父母、你的孩子他們靠近吉祥、平安、健康、幸福; 遠離什麼? 遠離災禍,就這麼簡單。那很多人說這是學術,錯了。不是學術,這是你的命運,這是你家裡面的吉凶禍福,還有比這個重要嗎? 怎麼才能實現這個理想? 方法和路徑在那裡? 下面我給大家詳細闡述一下。大家聽聽看有沒有道理。

  德不配位,必有災殃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習慣揮霍會令孩子不懂孝道沒有責任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我們來看看中國的倫常大道,哪五倫?“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”,這是五倫關係。諸位朋友,當一個人能把人與人的關係都處好,請問他的煩惱會減少多少?一大半。所以人現在的煩惱根源在不知道怎麼做人。每天在那裡煩,但是也不知道怎麼解決。中國文化兩個字,“道德”,什麼是道?五倫關係是道。道是道路,是正道。當我們不順著這個道路走,會發生什麼結果?不只人要順著正道走,天地萬物都有它運行的軌跡,比方說九大行星都有它固定的軌跡,當有一天冥王星說:我不要這樣走了,我要轉九十度。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。你突然過幾天會聽到“碰”!怎麼樣?因為它不按那個規矩,就可能跟其它的行星相撞。萬物如此,人亦如此。我們只要不順著這個五倫的大道去走,保證人與人之間會摩擦、會衝突。所以我們現在看看很多的家庭、社會是不是就呈現了這些問題:父子無親、君臣無義、夫婦無別、長幼無序、朋友無信,所以天下大亂。

    在清朝時候,因為有一個兒子殺了父親,震驚整個中國,那個縣城門被去掉一角,縣長撤職查辦,總督、巡撫記過,這麼嚴厲。為什麼縣長撤職查辦?因為這一個縣的教育誰管?縣長管的,你是父母官,教出這麼大逆不道的兒子,撤職查辦。所以那只在幾百年前的情況,然後去掉它的城角,要讓他們全縣的人引以為恥辱,你們這個縣居然出了這種大逆不道之人。事過才幾百年,現在報紙打開,兒子殺父親,父親殺兒子,你覺得奇不奇怪?沒有像以前這麼震驚了!所以現在這個父子沖突的情況與日俱增。因為人已經不知道父慈子孝如何去做了。所以這個道一定要遵循,不然一定會發生問題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尊敬的主法和尚悟道法師,尊敬的吳念博董事長,還有我們馬來西亞漢學院董事黃秋雲女士、聶教授、黃老師,諸位長輩,諸位兄弟姐妹們,大家晚上好,阿彌陀佛!

  首先非常感謝大會給禮旭這個跟大家學習的機會。確實禮旭深刻感受到,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是最愛護他的後代子孫的,所以因為這一分慈愛,他們用智慧想出了很好的文化載體,就是漢字跟文言文。只要我們懂得老祖宗的慈愛,懂得承傳漢字、文言文,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人生,都是站在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來經營我們的人生。決定認祖歸宗的炎黃子孫,每一個人都能得到身心的安康,家庭的和睦,事業的順利,社會的安定,以至於國家的富強。每一個承傳老祖宗教誨的炎黃子孫,也會在這個大時代當中,帶領世界走上安定和平的道路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