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目前分類:阿彌陀佛 (117)
- Sep 09 Thu 2021 00:00
念《阿彌陀經》,等於到極樂世界走了一遍
- Sep 08 Wed 2021 00:00
靠自力到極樂世界去,東南西北怎麼辨別
- Sep 06 Mon 2021 00:00
我們今生的使命是什麼
淨界法師:
你知道我們今生的使命是什麼嗎?有兩件事,人生只有做兩件事:第一個來還債,把過去的債還完。第二個更重要,創造來生;第一、「酬償過去」,第二、「創造未來」。這時候你對今生的態度,你如何用智慧去面對你的生命,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
- Sep 01 Wed 2021 00:00
念佛時有兩點要注意
- Aug 30 Mon 2021 00:00
世間賞罰與因果報應之不同
- Aug 27 Fri 2021 00:00
不管念佛與否都希望你抓緊時間
- Aug 22 Sun 2021 00:00
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
淨界法師:
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,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的法門;要按照密宗的說法,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。身為本尊相應的法門,修行的特點,簡單說,就是要你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。所以在淨土宗當中,不管是身業的禮拜、口業的稱嘆、意業的觀想,你的所觀境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。
- Aug 06 Fri 2021 00:00
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
宣化上人:
阿彌陀佛,雖然僅四個字,可是包括所有佛法。釋迦牟尼佛所說每一部經典,都是有人請法,惟獨彌陀經沒有人請法,為不問自說。為何沒有人請法?因為沒有人明白這種法。淨土法門,表面上看來好像很簡單,實際上「阿彌陀佛」四個字,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典。我在幾十年前念佛有感,而作了一首偈頌:
- Jul 26 Mon 2021 00:00
聖號的成就來自於佛的願力
- Jul 25 Sun 2021 00:00
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注意的事
- Jul 24 Sat 2021 00:00
不向此身生淨土,投胎一錯悔時難
- Jul 15 Thu 2021 00:00
淨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
淨界法師:
如果從《彌陀要解》的標準來看,念佛人臨終的時候,他不是馬上提起佛號,不是的,他要先調整心態。他要怎麼樣呢?「法界圓融體,作我一念心」,他必須要把心先帶回家。因為人生的因緣是錯綜複雜的,臨終的時候,肯定是內憂外患,而且這個是無解的,無解!臨命終的因緣是沒有答案的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無住!
- Jul 13 Tue 2021 00:00
老實念佛
宣化上人:
「末法時代,一億人修行,罕一得道,唯以念佛得度。」在末法時代就有一億人修道,也不一定有一個人得道,幸虧有念佛法門,能以了生脫死,離苦得樂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我們很不幸,生在這個魔強法弱、去佛甚遠的末法時代,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得幸遇到念佛的法門。念佛法門既省錢,又不費精神,很容易而且方便,因為念佛會成佛。為什麼念佛會成佛呢?因為借著阿彌陀佛在無量劫以前發的四十八大願。在四十八願中,有一願說:「若有眾生稱我名號,若不生極樂世界者,我誓不成正覺。」阿彌陀佛發此願,願願都是攝受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條件只是眾生要有一個信心,相信真有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,而且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阿彌陀佛的弟子,和切實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若具足信、願、行三資糧,必生西方。
- Jun 23 Wed 2021 00:00
往生的心態比念佛數目更重要
淨界法師:
我們從一個業障凡夫來說,佛陀施設的教導是先有法門再講心態,他是先為實施權,然後再開權顯實,但是最終的結論是心態為根本。你修行用什麼法門是方便,但是必須掌握的根本是你的心態。
- Jun 18 Fri 2021 00:00
不能以通途的佛法,來衡量淨土法門
問:《楞嚴經》開示「婬心不除,塵不可出」,意為:五戒需嚴守,方有出輪迴之望。然而彌陀大願並未言及於此,顯示無比寬厚、慈悲,甚至至心十念即可往生。二者如何圓融理解?請開示。
大安法師答:確實,我們要了解《楞嚴經》所展開的,是通途的佛法,靠自己的自力修行,斷惑證真。
- Jun 15 Tue 2021 00:00
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
淨界法師:
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,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:請你把願力的成分提陞,請你把業力的部分降低,因為你兩種力量都有。我們不敢說完全沒有業力,但是你要帶業往生,起碼你要保證你的願力,向上的願力是超過於向下的業力,否則你沒辦法往生了,因為你的心理素質太差了。
- Jun 07 Mon 2021 00:00
一句彌陀念誦聽
- Jun 06 Sun 2021 00:00
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
淨界法師:
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,就是說,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交。我們是怎麼跟佛陀感應道交?當然是心。你嘴巴那句佛號是心在推動的,你要心心相應感應道交。所以蕅益大師講,你要是心作佛,你才可能是心是佛。這一點跟善導大師的順從本願是相應的。
- May 18 Tue 2021 00:00
臨終時冤親債主為何不會化作阿彌陀佛形象?
問:臨終時,怨家債主為什麼不會化作阿彌陀佛的形象?
大安法師答:臨終的時候,你如果是一個念佛的心,不論是你自己正在念佛還是大家幫你助念的時候,怨家債主是沒有能力、也沒有這種膽量、也絕對是不可能變化阿彌陀佛的形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