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嚴經》【遠離三有,如鳥出籠】。
慧律法師:這個比喻得很好! 鳥,表示我們的心,出籠就是解脫了,不為物累,不會被假相所束縛,這個鳥——就是我們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就像鳥沒辦法出籠。簡單講:愈執著、愈分別,你那個鳥籠就愈堅固,怎麼跳都跳不出來! 別人隨便一句話,就可以讓他捆住十年,不得解脫,這叫作觀念。我們最大的鳥籠在哪裡? 最大的鳥籠叫觀念。什麼叫做觀念? 緣起法不可得建立的妄想,那個叫做觀念的妄想。
《楞嚴經》【遠離三有,如鳥出籠】。
慧律法師:這個比喻得很好! 鳥,表示我們的心,出籠就是解脫了,不為物累,不會被假相所束縛,這個鳥——就是我們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就像鳥沒辦法出籠。簡單講:愈執著、愈分別,你那個鳥籠就愈堅固,怎麼跳都跳不出來! 別人隨便一句話,就可以讓他捆住十年,不得解脫,這叫作觀念。我們最大的鳥籠在哪裡? 最大的鳥籠叫觀念。什麼叫做觀念? 緣起法不可得建立的妄想,那個叫做觀念的妄想。
「見善憎謗,不思慕及」,這是嫉妒心,看見人家有好處,在做善事,在做利益眾生的事情,就生起嫉妒心,千方百計要阻撓、要障礙,甚至毀謗、陷害,沒有絲毫隨喜的心,更不會有生起敬慕的心,這是惡念。所謂嫉妒是心靈的腫瘤,心上長腫瘤,那身體也很快會長腫瘤。那這種心毒惡,他不希望善事發生,那善報就不會降到他頭上。他只希望什麼?人家有惡報,所謂幸災樂禍,他希望惡報,惡報往往就降臨在他身上,你是這樣的想,就有這樣的感應。
遇到這樣的人,我們也不要去跟他對立,更不要跟他怨恨,為什麼? 他很可憐,他沒有真正學到聖賢教誨,他那個煩惱習氣他放不下,嫉妒的念頭放不下,造作的都是地獄業因。嫉妒心都是瞋恚,瞋恚感地獄,尤其是破壞人家的善法,那要看他破壞的效果。如果人家做的事情,利益眾生的範圍很廣,他破壞了,影響很大、很深,他的果報就很嚴重。尤其是破壞正法,對弘法利生這個事業他要障礙,果報都是在阿鼻地獄,極其慘烈。我們遇到這樣的人也不必跟他生氣,你想想,他沒幾天就要墮阿鼻地獄,太可憐了。這麼可憐,我們同情都來不及,那還能生氣嗎? 只有什麼? 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,希望他將來在地獄裡少受點苦,早一點出離。我們要用仁厚的心、慈悲的心對他,也化解跟他宿世的冤結。他對我們這樣,也是過去我們對不起他,他現在來找麻煩,來報仇,我們絕不起對立,逆來順受,隨他,希望他將來能夠被感化。
本源法師
如果一個人修學菩薩道,這個必須要知道:不要著相,要具足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行布施,這樣所得到的是無漏的福德。我們現在修行,看有多少人知道無相而行布施?不知道。你看為什麼我們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?其實就是不明理。我們現在都是比較執著於相,做事情執著於相。所以如果用《金剛經》的思想去做事情,那就沒有絲毫的壓力,很輕鬆、很自在,而且積累無漏的福德。
所以這裡古注裡面講到,「聖人不積」裡說到,「聖人積德不積財」。積財傷道,旁邊可憐的人很多,我們的錢財都一直自己抱著、守著,不願意幫助他們,就傷自己的慈悲心了,所以「傷道」。有能力不幫人,這也是造罪業,這個對良心是有愧的,所以要樂善好施,越施越多。其實我們人生幾十年走過來,大家冷靜觀察一下,你的同學、同事有很多能力不錯,可是事業不能成就,而同樣比他能力不好的,反而有成就,反而有財富。大家有沒有觀察到? 有。他有能力、又很努力,可是結果卻沒有很好的福報。所以努力是「緣」,他積累財富的「因」是他有布施。財富的真因是財布施。
人有時候不明白這個道理,最後自己努力了那是緣,沒有種因。就好像你很努力在那裡澆水,可是種子根本就沒有種下去,你給它澆一百年它也長不出芽來。可是人問題就來了,求不到人生想要的,下一個念頭是什麼? 埋怨父母,「就是被我父母生到,所以我沒有福報」,連父母都被拖下水;「就是老天爺對我不公平」。這個叫罪加一等。自己沒有好好樂善好施,最後連老天爺都要責怪。諸位學長,我們這一生有沒有怨過天,尤過人? 有,很正常,我們還不明理以前,這種事也常幹。所以理得心安,道理明白了,就不再責怪任何人了。道理一明白,終於清楚了,自己要為人生負完全的責任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現在的整個結果,其實都是自己招感來的。自己的心想,造成了自己所遇到的人生每一個境緣。而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,又種了新的因,招感來未來的緣。
寂靜法師:厚德才能載物,如何把德變厚?
都說厚德才能載物,我們要怎麼才能積大德?我先講個故事。有個人打算把一口水缸填滿水,於是,他拿了一個桶,挑了一整天水,結果水缸也沒滿。他想,可能是桶太小了,於是他就換了一個大一點的桶,又挑了一整天,缸裡的水還是沒有滿。於是,他又拿了四只桶,挑了整整一天,結果缸裡的水還是沒有滿。為什麼?因為水缸有漏洞。積德就是挑水,漏洞就是我們曾經在生命裡所虧欠的,所做的錯事。為什麼有一些人,拼命積德、行善、捐錢,但是發現生活並沒有因這些德行而改善,就是因為生命中有漏洞。
◎ 我們捐款是我們的因果,慈善組織和人員怎麼用是他們的因果,與我們毫不相干。心保持清淨,福報無窮大。
◎ 財富的正因是財布施,拼命工作不過是發財的助緣。假如過去(世)沒有布施,今天不管你怎麼努力賺錢,也是賺不到錢或無法積聚錢財的。許多做生意很賣力的商人,甚至還節儉到捨不得住在旅館而睡在自己的轎車裡;也有做生意勤奮到數天才洗一次澡。可是最後還是負債累累,貧無立足之地,處處向人租借房子。這不是時也、運也,命也;而是因為前世沒有布施,沒有種財富的正因。所以今生雖然拼命工作,到頭來還是窮困度日。有人不懂因果道理,他們會感歎地說:「大富由天,小富由儉。」
聖嚴法師《我要活下去》
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,他這一生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,他告訴我:「法師,我覺得人生在世的確如佛所說的,像一場夢,是空的。我的身體又不好,真想早點死,因為再活下去,已經沒有意義了。」
嘎瑪仁波切:餓鬼是否真實存在?
很多人以為,人死後都會變成鬼。佛教告訴我們「六道輪迴」,根據眾生的業力會在壽盡時去往該去的地方,所以並不全是前往餓鬼道。我們雖然看不見餓鬼道的眾生,但可以看看人間,像非洲有些國家,缺乏食物和水,人類的脖子、手腳很細,肚子很大,眼睛鼓出來,這是活生生的人間餓鬼道,有些人連同伴的屍體都要吃,身心每天都處於的巨大痛苦中。
嘎瑪仁波切:不是任何善良都是好事
很多年前,我曾到泰國緬甸的金三角地帶,那裡以前是種植鴉片的。當時以坤沙為主的大毒梟被外界稱為臭名昭著,應該千刀萬剮的人。可你真正到了那裡,當地人都把他當成大善的人物來看待,稱其為「撣邦共和國總統」。坤沙在自己統治的區域,吸毒者一律槍決,嚴禁吸毒,發展農業,創辦華文學校,還建設了一些寺廟等等。老百姓認為坤沙靠製造販賣毒品為當地人民提陞了生活水平,並不認為他的行為有什麼錯誤。他們認為鴉片可以拿去做藥,為什麼人們一定要把它當毒品吸食呢?可見,所謂的善良一定要有智慧,不是任何善良都是好事。
【你再沒時間修行 ?至少要一起床後馬上「隨喜功德」這麼修】
隨喜功德目的就是,不要起嫉妒,助他成就。很多人看到人家做功德,(有人說)我花了三部魚車,其他有的人就會說「你很有錢哦!」就起嫉妒心,心酸酸的。
淨土法門:不要讓你惡業種子先現行
如何改變命運? 佛給我們講緣,因為因,因是過去生中種的,你沒有辦法改變。果報還沒有現前的時候,因要沒有緣,它不會結果。但是緣,我們自己可以控制,譬如我們現在在這一生當中,我們聞到佛法,知道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存心善良,對人對物對事,我們都以善心去做,那就是我們抓住善緣。過去生中的業習種子,善因遇善緣,下面果報就善。一定要把這一生所有一切的惡緣斷掉,你好的果報就現前。如果這一生當中,依舊是貪瞋癡慢增長,念念做一些利己損人之事,事情就麻煩了,你這一生所做的是惡緣增長,善緣減少,將來得果報,你惡業種子就現行,善業種子不能現行。所以佛教給我們,改造命運、轉變命運,都在一個緣字上。
淨土法門法語:說人過失,功德就在口裡漏掉了
你看《六祖壇經》說得好,「若真修行人,不見世間過」,這話講得太好了。世間有什麼過失我都沒看見,不是我沒有智慧,沒有辨別,我不是白癡,我清清楚楚,決定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。
廣化法師:持戒免難的小偷
道安法師住世時,親口告訴我他眼見耳聞持戒免難的故事如下:話說民國十七年間,湖南南岳祝聖寺的老和尚,為在家信眾弟子們受五戒。受戒之時,老和尚講解五戒的意義和持戒的利益,非常完善;講完之後,大家法喜充滿,紛紛要求受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