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。他舉止文雅,行為中正,而東區的人們粗俗隨意;他生活有規律,從不過分,但東區的人們卻喜歡肆意狂放;他品質高潔,從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檢點,東區的人們則似乎不太注重這些,市儈氣功利心重。
於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,究竟是搬遷別處,還是做其他打算。
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。他舉止文雅,行為中正,而東區的人們粗俗隨意;他生活有規律,從不過分,但東區的人們卻喜歡肆意狂放;他品質高潔,從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檢點,東區的人們則似乎不太注重這些,市儈氣功利心重。
於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,究竟是搬遷別處,還是做其他打算。
假如我們對於佛教裡面的慈悲不是很了解的話,我們就會認為對別人慈悲就是同情對方、幫助對方,或者當對方提出你要在你家過夜的時候,你不能皺一下眉頭,否則你就很不慈悲。我們會認為慈悲就意味著不拒絕。那麼我們就會困惑於它的適用範圍。
應該說慈悲有很多種表現方式,通常我們見到最多的是那種慈眉善目的慈悲,不過有很多時候慈悲並不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。有的時候,真正的慈悲需要一副憤怒的面孔。還有些時候,真正的慈悲是打你的屁股,而不是告訴你你做的非常對。當然,真正的慈悲的後台永遠是智慧。
當人家誹謗你的時候,你最好的答復就是沈默。學菩薩要學會沈默, 不講話,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能沈默,哪怕是學佛的沈默也是裝出來的,學佛的沈默是要把惡緣在心裡化解掉,學佛的沈默是跟菩薩一樣,大慈大悲,大肚能容,隨緣救度。 你們看看菩薩沈默嗎?菩薩看我們清清楚楚,知道我們每 個人的行為舉止,雖然菩薩不講話,菩薩很沈默,但很威 嚴,所以我們人要做得有威嚴,不要怕人家說什麼,自己有威嚴,自己要沈默。
有一句話叫「沈默是金」,話越多失敗越大。很多人在 一生中的失敗,就是失敗在語言上面,很多人不能沈默, 做事就是喜歡講,不論做好事,還是做壞事都喜歡講。要記住學佛修心做功德,都要做在心裡,大家都會感謝你。
淨空老法師:喜歡批評、攻擊別人的短處,這是最損陰德的
世人一生中最大的過失,就是喜歡批評、攻擊別人的短處,這是最損陰德的。造口業時,只圖一時快意,沒有想到將來果報之慘烈。《地藏經》說的「拔舌地獄」、「火鑊地獄」,就是這類罪業的果報。但現代人往往隨順自己的煩惱、習氣,加上社會風氣的影響,內有惡因,外有惡緣,就容易造下這種罪業。而且人們對他人的批評也未必正確,即使是正確,是事實,也不應當說。因為觀察一個人,即使對他的各方面都看得很清楚,仍然不敢妄下斷語。
聖嚴法師:要包容不要包庇
包容別人不容易,需要有耐心,因為當我們受到打擊或是批評時,往往會覺得豈有此理而憤憤不平。如果對方還是你的親人、好友或多年的伙伴,那更是讓人無法接受。不過,即使在這種情形下,我們還是要容忍。
傳喜法師:我在機場買了這四本書!中華優秀文化須繼承!
前天我在飛機場我買了本小冊子《周易》,我以前對這個《周易》也是很有敬仰,但是看不懂什麼,飛機正好晚點,我就在機場翻那個小冊子《周易》,翻,我領悟到一個,《周易》的核心是什麼?《周易》的核心就是告訴你:頭上三尺有神靈,不要自以為是,有什麼事你問問,你問一問,你問問你的神,你問問這個宇宙的智慧,是兇是吉?你要講話你要做事,是兇是吉你問一問,明明你明天要做的事情,你計劃明天要做的事情,但是這個宇宙的智慧祂是超時空的,祂早就可以告訴你這個事的後果是什麼。後果是不好的,祂就告訴你這是兇,後果是好的,祂就告訴你這是吉。所以就是一陰一陽,哎一陰一陽,就是好和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