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
目前分類:佛教問答 (40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#佛說阿彌陀經 #海濤法師恭誦】

 切勿殺生祭拜祖先 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土法門:如何償還過去的殺生命債

問:過去從事殺生行業,現在已經改業了,請問如何償還過去的殺生命債?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海濤法師:抱怨也會損福報,嘴巴很重要

問:這一年來沒有生意、沒有資糧不知道為什麼,是不是惡鬼纏著我,怎麼辦?怎麼修?每次法會我會回向冤親債主,怎麼會沒幫到?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土法門:為什麼不能放鞭炮

:請問人間所製造的武器、鞭炮等等,是否也會嚴重傷害其它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? 因為有人見到在鞭炮一響的一剎那,有很多眾生被炸的血肉模糊,人們聽到的聲音是炮聲,可見他們聽不到眾生的慘叫聲、救命聲。能不能用什麼辦法不再製造鞭炮殺手,過節時人們都在高興慶祝,可是無形的眾生害得太多,都在喊救命,希望有人救他們。若是這些製造鞭炮的人,是否也有背負製造武器的同等因果?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淨土法門:如何護持出家修行人?

問:請問末法時期應該如何護持出家修行人? 什麼環境之下可以供養,什麼不可以供養?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:一般都說,風水要好,大門入口處要掛鏡子,屋內左邊要有綠色植物,主人床上應掛兩把劍,走道上應掛風鈴,是否如此?

宣化上人答:(1) 鏡者淨也,淨身出戶,掃地出門,窮得乾淨。鏡者明也,明白事理,認命知足,不貪不求。一般無知的人,要信邪說,認為設照妖鏡,邪魔不敢侵犯。若存此念心,邪魔已入體矣! (2)綠色植物,只是裝飾品而已。(3)慧劍斬情絲,不應亂七八糟。兩把劍即男女各持一把。不掛,邪魔尚不來; 一掛,邪魔就要和你鬥。孰勝孰敗,在不可知之數。(4)風鈴,凋零也。言其家庭衰敗,一天不如一天,慢慢零落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有時非常惡的念頭會突然閃現,這是為什麼?

大安法師答:俗話說,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。為什麼是自己呢?你看到自己今生這個樣子好像很單純,像個人模人樣的樣子,但是無量劫以來,我們在各個道裡面都待過,每一個道裡面的這種行為、業力,都在我們的阿賴耶識里有它的種子。我們阿賴耶識叫含藏識,就是把所有的業力的信息都含藏在那個地方。可能三惡道的時間長,三善道的時間短,所以我們阿賴耶識裡面儲存的業力的種子,可能不好的種子占多數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對惡母應該孝順嗎?

大安法師答:首先你對你的母親無論她對我們做什麼,我們一定要對她孝順。何以故?她就即便一輩子沒有給我們一分錢、沒有一點利,她生育了我們,誕育了我們,就這一點,我們就得要報恩、要孝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全家人都不肯學佛,甚至於還會阻礙我念佛,真的很灰心,不知道該怎麼辦?

答:念佛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最圓融、最方便的方法。家裡人阻礙,你就著重實質不要去著重形式;形式,當然你家裡人就不高興。譬如你手上拿一串念珠「阿彌陀佛」,你家裡人看見就頭痛。我拿一張報紙,人家看到我好像在看報紙,我一個字作一個念珠,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」,這一樣計數! 他就看不出來了; 看到你還挺用功的,你每天在讀書。方式很多,自己要會用,不拘於這些形式。到你念到功夫清淨的時候,他就會來問你,那總得要有個十年、二十年的功夫,你全家人都會得度,為什麼? 相貌不一樣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空法師:誦〈楞嚴咒〉是否要求很高?破戒懲罰很厲害?

請問:誦楞嚴咒是不是如果破戒,護法神會降災給修行人,是不是誦楞嚴咒這個法門對修行人的要求非常高? 如果修行人因為貪心一時破戒、也可能是明知故犯的,是不是懲罰很厲害?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覺醒法師:把楞嚴咒帶在身上保平安,睡覺時也能戴著嗎?

佛教的咒語確實是有加持力的,楞嚴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課都需要誦持的內容,法力非常殊勝。誦持楞嚴咒的時候,附近的諸佛菩薩、龍天護法都會停駐下來傾聽的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空法師:念阿彌陀佛和念楞嚴咒有什麼區別

念阿彌陀佛和念楞嚴咒有什麼區別? 實際上,沒有區別,都是為了攝心,六根清淨。對於一個明白佛法的人來說,沒有差別。那對於一個不明白佛法的人來說,那就有差別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下面一個問題,佛陀於世以教學為主,並沒教導超度亡靈,為何後人提倡超度亡靈?

  答:你這個問題,我學佛的時候問過,幾乎跟你是同樣的話。我問的是誰?問的是道安老和尚。他老人家早就往生了,在台灣是一個很難得的長者,這長者很難得,他大概大我二十歲的樣子,是父親一輩的,人非常慈悲。那時候他在台北辦大專佛學講座,他叫我去做總主講,非常難得,這個人愛才,很喜歡提拔年輕人,沒有嫉妒心。這是我一生遇到的一個真正的好法師,非常可惜,他七十歲的時候就走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最後有位同學問,怎樣念佛才算是不間斷?

  老法師答:這個問得很好。不間斷不是音聲不間斷,我念佛念累了,不出聲,這個可以;真正不間斷是你心裡頭有佛。我講個例子給諸位聽,有一年過年的時候,我在台北,那時候館長還在世。過年,有位老居士到圖書館來拜年,跟我說,他說「法師,我什麼都放下了,就是孫子放不下,怎麼辦?」他沒有一天到晚念著孫子、孫子,他沒念。口裡頭沒有,他心上真有,時時刻刻都想到孫子,那叫做念佛,那叫做不間斷。我就跟他講,你把你那個孫子換成阿彌陀佛,你就成功了。唯一牽掛就是孫子,你如果真的一天到晚,無論什麼時候第一個念頭起來,你就想到阿彌陀佛,這叫不間斷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為什麼聽《楞嚴咒》會哆嗦害怕?控制不住自己心慌。

聖空法師答:證明你身上的冤親債主不得了啊!你一誦楞嚴咒,它不想走它難受,它不舒服。就像我剛開始誦楞嚴咒,渾身像刀割一樣疼。就像我們重感冒,比重感冒還厲害,摸都不能摸,動都不能動,那疼得骨節都覺得脫節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長老慈悲,弟子有一些朋友,總是滿口的佛語,但是行為確是不如一般人,表裡不一。問題是,我們是要遠離他們呢?還是要去感化他們?

夢參老和尚答:說的是滿口仁義道德,滿口的佛語,但是不作佛事,為什麼?他有這個善根嗎?沒有這些善根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我吃素,天天聽您講經,念佛求往生,我成了邊緣人。有份信仰真不容易,沒人贊歎反被嘲笑。請開示。

  大安法師答:首先你念佛的目的是什麼? 念佛是一大事因緣,是要解決曠劫以來解決不了的大事。在我們這個地球人類當中,有這種終極追求的人畢竟是少數。所以你就不要去要求別人贊歎了,別人贊歎的是你賺了多少錢、當了多大的官。你去念佛,確實一般的凡夫不會贊歎你,但是天人會恭敬你,諸佛菩薩會護念你,護法善神會贊歎你。我們修行不是要求別人贊歎的。孔子說「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」人不能了解我,甚至嘲笑我,但你不要生氣,因為你君子就是為己之學,就是希聖希賢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題:請師父解釋一下,宣化上人說過:「小廟不作怪,就怕沒人拜。」

  妙祥法師開示問答:小廟啊,這個什麼是「小」?人多人少,不決定一個廟的大小,也不在這個地方的大小。主要是在於什麼呢?你是否能夠持金錢戒?能夠嚴持戒律你就是大廟,你不持金錢戒,你不持佛的戒律,不清淨,那你就是小廟。為什麼說是小廟呢?因為他目的不是修行,比如說有的搞旅遊啊,搞這個金錢哪,這樣就應該作為小廟來處理。小廟很願意做這些事情,做這些事情就是小廟。小廟呢,就怕沒人來。作為我們來講,就希望有很好修行的居士來到寺院,但就是不希望搞旅遊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不出聲做回向,是否如法?是否相當於功德回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? 

答:出聲不出聲,要看在什麼環境裡。如果你是在家庭,家裡面很多人不信佛的,你一出聲,他們很煩惱,那最好是不出聲。如果是在寺院道場,你就應該要出聲。尤其在法會當中,是影響沒有信佛的人,你更應當表示這真誠的回向,這是做給別人看,都是做示範的作用,那就應該要出聲。所以要看在什麼環境裡。這裡頭最重要的,你也提到了,「願以此功德」,你有什麼功德?你回向,你要想想你有什麼功德?如果沒有功德,回向的效力就很微弱、很薄弱,你要真有功德才行。功德跟福德一定要辨別得清楚,功德跟福德在事上幾乎沒有什麼差別,斷惡修善,可是在心理上差別很大。斷惡修善,沒有分別執著是功德,還有分別執著都是福德,這個一定要曉得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信眾:師父您好!第二次見到您,這是佛法的因緣。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,而不能以師姐、師妹、師弟,這在佛法上有規定嗎? 

師父:哦!是這樣,這個問題是日常生活當中或許很多人都是有疑惑的,這裡稱「師兄」啊,一是表示我們學佛的人啊,都是追求覺悟的,這種生命是很偉大的,所以呢,像大丈夫的行為。把追求解脫啊,作為人生的目標,這是一個大丈夫的行為,這句話不是有意去輕慢女性,是對我們(學佛)人的一種贊美,有大丈夫的含義。還有一個為什麼不稱師弟,因為我們相互之間都要尊重對方,同時自己很謙卑,所以稱別人師兄。如果有個人跑來「師弟、師弟」,這個顯得傲慢、很貢高。喊「師兄、師兄」,我們會很謙卑,把別人尊為師兄,我們甘居下位,這個是我們佛弟子的一種覺悟的狀態,恭敬別人,自我謙卑,一種非常好的狀態。 所以一般我們佛教界都是這樣子的。在家居士也是,但是也發現有的人,他很奇怪,稱出家人稱師兄,這個不可以的,因為你做三寶的弟子,所有僧人的形象你都應該稱師父,我這裡是代說一句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