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
目前分類:佛教問答 (40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真心

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。朋友有所謂的益友與損友。什麼叫益友,什麼又是損友呢?在佛經裡說朋友有四品,就是四種朋友: 

  一、有友如花:有的朋友像花一樣,當你盛開的時候,他把你插在頭上,供在桌子上;假如你凋謝了,他就把你丟棄。也就是說,當你擁有權勢、富貴的時候,他把你捧得高高的,凡事奉承你、隨順你;一旦你功名富貴沒有了,失去了利用的價值,他就背棄你,離開你,這是嫌貧愛富的朋友。

  二、有友如秤:有的朋友像秤一樣。如果你比他重,他就低頭;如果你比他輕,他就高起來。也就是說,當你有辦法、有名位、有權力時,他就卑躬屈膝、阿谀谄媚的向你低頭;等到你功名權力沒有了,他就昂起頭來,看不起你了。

  以上兩種是不好的朋友,另外還有兩種好的朋友:

  三、有友如山: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樣,山能廣植森林,豢養一切飛禽走獸,任憑動物聚集在裡面,自由自在的生活。所以好朋友像山,有著廣闊的心胸,就像孟嘗君一樣,有食客三千,能容納很多的朋友。

  四、有友如地:有一種朋友如大地,大地能普載萬物,我們在大地上建房子,栽種花草樹木,乃至人、車行走其上,大地都毫無怨尤的承受著。所以,像大地的朋友,可以普載我們,替我們擔當,替我們服務,這兩種如山如地的朋友都是益友。

  所以,大家如何認識益友和損友,就是:

  一、有友如花。

  二、有友如秤。

  三、有友如山。

  四、有友如地。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ghost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  有些人無惡不作,為什麼還稱心如意?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 轉自 菩提彼岸 - http://bestzen.pixnet.net/blog/post/47197222-《玉歷寶鈔》是真的還是假的?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下面一個問題,近日在本地興建一座念佛堂,但許多居士在齋堂中食用大蒜,且有已持五辛戒多年者亦受勸食。據說大蒜與醋合之可以防瘟疫,請老法師開示。五辛、蒜食是否違戒?是否有不用破戒,而能除瘟疫之方法?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社會上流傳兩句話說:「老子幹掉你,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!」這論調是否正確,請慈悲開示。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今生你面對災難、面對死亡的時候,在萬分的恐懼、痛苦中掙扎,猶如待宰的活魚在熱沙中輾轉翻滾一般。當你死後因所造的惡業下地獄時,還要遭受地獄的痛苦,能不恐懼、痛苦嗎?地獄的痛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,也是無量無邊、不可思議的。有的人不敢念《地藏經》,就因為害怕裡面所講的地獄景象。藏地很多寺院大殿的走廊裡都有地獄圖,很多人一聽到地獄,一看到地獄圖,就害怕了,更別說是親身感受和體驗了。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隨喜的時候,心一定要純淨。隨喜不是收費用,不是讓你捐款,是讓你種福田,給自己做功德。如果沒有條件,或者不方便,就不要勉強,可以一分錢也不拿,心裡隨喜就行。拿得少,拿一角錢、一元錢,也不要不好意思,不要怕別人笑話。別人笑話你,那是他不懂因果,他不懂佛理,他自己造業。你因為怕別人笑話而不隨喜,是你自己不懂因果,不懂佛理,自己造業。有的人拿很多錢隨喜,卻是為了面子,心裡並不想拿那麼多,但是不好意思,怕別人笑話,怕別人看不起。為了面子而隨喜,這是不如法的,拿再多也沒有功德。我希望你們不要這樣。如果發心清淨,隨喜越多越好;如果發心不清淨,拿多少錢也沒用。自己看看,能不能發自內心地隨喜,能隨喜多少就隨喜多少。這都是真正的存款啊!阿賴耶識這個銀行,利潤特別高,將來你可以取很多。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,不要太執著,太勉強。如果你太執著、太勉強地去做供養、布施或者隨喜,這都不是純善,沒有多大的意義,甚至還會造業。不要這樣,一切隨緣。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對於他人的惡行,為什麼不宜揭露?

 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替兒子皈依後,強迫他吃素,他很不滿意,他也沒受過五戒等,現在他可以不吃素嗎?
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問:我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大四學生,正准備考哲學專業的研究生。現在很多人贊同因果,也相信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,但看到現實中有道德的人並不幸福,沒有道德的人反而挺快樂,就讓人費解,請問如何看待這個問題?

  答:“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”,陳毅元帥也引用過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 :有福報不用努力也能賺錢嗎

      答:善根與福德是因,努力與奮斗是緣,有因有緣才能產生結果。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一個人如果說話不算話有何壞處?

索達吉堪布:一個人若出爾反爾,誰都會看不慣他,當然也沒人願意相信他的話,在單位或家庭裡,他做什麼都會不順,最後自己孤苦伶仃,就像枯樹一樣無有涼蔭,再努力也不會得到財富名聲。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—摘自《日行一善》書籍

  問:為什麼一些人做了很多壞事,反而能發達。有一些人老實做人,反而不能發福,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:有時候不舒服或發生不好的事情,師兄們會說“沒事這都是消業”。我不理解什麼樣的事情是消業?自身發生不好的事情就是消業嗎?

  :如果直接說發生不好的事情就是消業,你肯定不理解。“我已經起煩惱了,怎麼是消業呢?”若是你有智慧的話,這也可以變成消業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門信眾問:布施一元與布施一萬元,功德有大小的區別嗎? 因為自己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,每次隨喜印經、造像等捐助的都不是很多。

  智渡法師答:1、經濟條件是一種外緣,多少隨緣即可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問:師父,您說這個學佛的人啊,心都變得太軟,是吧。心變得太軟、太綿,很容易被人欺負,是不是?

  傳喜法師開示:這是一個我們自我修行的過程嘛,因為我們如果很硬,你在這世界上好象是可以撐一面了,但是這是一個輪回的路,因為“我”就是一個輪回的種子,我們修行要把“我”給滅掉,“我”沒有了,“我”之不存,《道德經》裡說,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,“我”沒有了,輪回也沒有了。所以雖然受一點欺負,雖然好像吃虧一點,但是我們有佛法的力量,我們有佛法的靠山,“我”不會犯錯,對不對。不犯錯,那樣就好了嘛,這樣跟佛接軌了嘛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: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好像都在疲於奔命,像是戰場中的士兵,永遠得不到休息,怎麼辦?

  索達吉堪布:人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整天都在勾心斗角、互相奮戰。在這種情況下,息滅斗爭的唯一妙方就是忍辱柔和。《中阿含經》說:“唯忍能止诤,是法可尊貴。”意思是,唯有安忍能制止诤論,這個法是最為尊貴之法。所以在如今這個斗爭特別多的社會,大家應該奉行忍辱柔和、互相和愛,這樣才能活得快樂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嚴法師:應無所住而生其心

 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心經隨時都可以念

  問:有人說「心經」晚上不能念,現在我們把它譜成曲來唱,晚上可以唱嗎?恭請開示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