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
  大乘教裡面講的三善根,不貪、不瞋、不癡,這個意思很深很深,不但世間法不貪,出世間法也不貪。是要斷不善的根,不是叫你換對象,你換對象錯了。告訴你,佛沒有法,佛法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佛所說的一切法叫方便法,真實呢?真實說不出來,叫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那是真實的。但是這假東西能夠把你引導到真實,所以這個假的也很管用,假的搞明白了,假的放下,真實就現前;放不下呢?放不下那就永遠在假的。《金剛經》不是講過渡嗎?叫「筏喻者」,我們說筏,世上人不懂,小船、渡船。你渡船,船就是佛法,工具,到達彼岸了,你得上岸,你還留在船上,捨不得這個筏,你永遠上不了岸,到達彼岸,船就不要了。「法尚應捨」,捨掉,「何況非法」,你才能上得了彼岸。所以佛法怎麼可以執著?佛法怎麼可以據有?不可以!

  我曾經見過有對佛法很執著的,執著什麼?經書,收藏佛經,當寶貝。他那個書房一般人不能進去,我去拜訪的時候,他才打開來給我看,藏的珍貴的版本,唐朝的本子、宋朝的本子,珍貴的版本。這個法師死了之後到哪裡去,你們知道不知道?書裡頭的蛀蟲。他愛那個書,放不下,他死了之後來生投胎,就是書裡頭的蛀蟲,去投胎去了,你說糟不糟糕!還有愛佛像的,佛像從前是木頭雕的,都是很好的木材,再貼上金,佛像。那佛像被老鼠咬破了,老鼠在佛像裡面做窩,收藏佛像的人、愛好佛像的人,將來死了以後就到佛像肚子裡變小老鼠去了。人到哪一道,誰決定?自己的愛好,就是自己的堅固執著,他到那裡去了。所以佛,釋迦牟尼佛高明,當年他老人家在世,他沒有建道場,他也沒有供佛像,每天樹下一宿。記住,樹下只能住一宿,第二天搬到別的地方去,就怕你又貪戀這棵樹。貪戀這棵樹麻煩,將來死了以後這樹底下有螞蟻什麼,他就變成這個,這個東西很討厭!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你想得到什麼,就要先把這個給別人。比如,想發財,就要先把錢財給別人,這是布施; 想長壽,就要先把生命給別人,這是放生; 想開智慧,就要先把智慧給別人,這是法施……總之,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,這些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,這就是因果規律。

  嫉妒別人,只能害了自己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問:佛教徒只拜佛不要拜天神? 

     是這樣子的,作為我們在家的信徒,天神是非常要尊敬的。就是說,你拜也可以不過不是皈依處。佛寶、法寶、僧寶是皈依處,天神不是皈依處。但是是我們的敬養處、是恭敬處。所以在我們拜天、供天的時候啊,我們出家人、比丘、比丘尼到這個地方,鮮花迎、鮮花請、然後問訊天神,但是在家的弟子還是可以頂拜的,只不過平常不要皈依啊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看到假化緣人怎麼辦?

受三皈五戒了,以後最主要的一個是要護持三寶。三寶裡面,佛寶、法寶,你們一般性不會去誹謗的,最容易誹謗的就是僧寶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《佛說無量壽經》講到:末法時代的眾生飲苦食毒,未嘗寧息。看看當下的情況發現真實不虛。當今時代眾生的怪病越來越多,有很多是人為製造出來的。其中生態環境的惡化是導致眾生疾病猛增的重要原因之一,包括現在磁場的輻射性,都是非常有害的。現在吃魚都不安全,江河湖泊的水都被污染了,甚至很多國家將核廢料向大海傾洩。

  素菜來源於光合反應,接受陽光的照射是時間最長,最有能量; 反之肉類都是很陰性的產物,比如豬天天在一個很陰暗的地方長大; 加上現在這個時代,豬已經不像原來的傳統社會的豬,原來一頭豬十個月長成,現在一頭豬四個月就能長成。並且現在很多豬吃的飼料裡面加了很多添加劑、激素、抗生素。現在由於眾生喜歡吃瘦肉,飼養者有時候會在飼料中加有毒的瘦肉精,老人吃了會誘發冠心病,青少年吃了視網膜會受到嚴重傷害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問:眾生不信佛法,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大放光明,顯示出來讓眾生都看見? 眾生如果看到這樣殊勝的景象還會不相信嗎? 為什麼不用這種方法來救度眾生呢?

  大安法師答:沒有善根的人,你就放光他也接納不了。實際上自古以來,佛隨時現身放光讓眾生產生信心的例子多有存在。前幾年我到大連去,考察鑄造廠,一個來接的司機就說他參加過一個法會,結果還真的就看到虛空當中有佛了。本身他平時是五毒俱全的人——什麼都敢做的人,自從那次看到之後,他就不敢做壞事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善業道法到底是什麼? 它分:身三,第一是身三,第二是口四,第三是意三,加起來就是十。身,從身造作的有三種,從口造作的有四種,從意造作的又有三種。身三是:殺、盜、淫。口業的四種呢,是:妄語、绮語、兩舌、惡口,意三是:貪、嗔、癡。貪嗔癡是從意業而造作的。十種,三個加四個,七個,再加三個,十個。何等為十,我們講了半天了,你說這十善業道很好,十善業道到底是哪些? 好,這十個:不殺、不盜、不淫為身三善道。不妄語、不绮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為四口善,四種口的善業。不貪、不嗔、不癡是意的三種善業。要遠離殺、盜、淫那是身的三善業。遠離這四種語就是口的四善業。遠離貪、嗔、癡就是意的三種善業。這個能知道嗎? 所以說,意思也知道,內容也知道了,我們這樣行持它。比方說,遠離不殺生到底有什麼功德呢? 我說了不算,佛說了算。所以接下來我們講十種善的功德,行持十種善法的功德。

  ——摘自仁清法師《業果的特點及十善業道》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