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真能對動物像對待人一樣,那麼作為大乘修行人,其他很多境界都可以相繼出現。
到那個時候,你不僅會對總的旁生界生起強烈悲心,甚至對自己飼養的動物,也會多一分仁慈、多一分愛心,盡心盡力去保護它們。
我們平時無論看到什麼動物,都應該心生悲憫,心裏想著讓它發菩提心,口裏也這樣說出來,這是大乘行人時刻要記住的事情。為什麼呢?
因為乃至蟲蠅等細微含生以上的動物,都跟人類一樣有苦樂感受,而且它們無一例外都當過自己的父母,對它們生起慈悲心理所當然。
— 索達吉堪布《前行廣釋4》
全站熱搜
如果你真能對動物像對待人一樣,那麼作為大乘修行人,其他很多境界都可以相繼出現。
到那個時候,你不僅會對總的旁生界生起強烈悲心,甚至對自己飼養的動物,也會多一分仁慈、多一分愛心,盡心盡力去保護它們。
我們平時無論看到什麼動物,都應該心生悲憫,心裏想著讓它發菩提心,口裏也這樣說出來,這是大乘行人時刻要記住的事情。為什麼呢?
因為乃至蟲蠅等細微含生以上的動物,都跟人類一樣有苦樂感受,而且它們無一例外都當過自己的父母,對它們生起慈悲心理所當然。
— 索達吉堪布《前行廣釋4》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