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
目前分類:開示法語 (100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同樣一部《金剛經》,世俗人研究,道親也在研究,學佛者也在研究,因為用心不同,乃至思惟的方式不同,結果也就大不相同。所以不要認為某人在學佛,就一定有好的想法,不一定。認為學佛者一定是慈悲的,也不一定,因為個人動機不同,因緣不同,雖然是佛法,對他也不見得有什麼直接關系。縱使是沒學佛的人,但他處處替人設想,有道德,有愛心,這等於接近菩薩的性格,雖然他不了解空性,但至少他不會墮落。所以佛法是要改變我們的內心,因為一切痛苦都是由於我執而產生了我愛、我慢,所以一定要摧破自我。如何打破我執呢? 就要具備金剛般若,只有金剛般若才能究竟解脫,不要被世俗的雜染所牽絆,隨時保持冷靜堅定的思想,才能產生般若的力量,有這個力量以後,對眾生只有悲心,知道如何引導眾生。

  為了達成長遠的悲願,各位應該找一個善知識,一位根本上師,生命的引導師,幫助我們的生命。因為我們見不到佛菩薩,見不到本尊,也見不到佛,但是你可以找個善知識,代表本尊護法,代表三寶功德。當然,要親近一位上師,善知識,也要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了解,由他身上引起你對佛法的信心。因為我們在五濁惡世修行很容易退轉,但是這位師父能引起你對法的追求與信心,那麼他就是你的上師。但不能用世俗的感情來接近師父,那你就侮辱了自己的佛性,必須是超越男女,超越世俗的。不是利用對方,不是依賴的,我們的師父有如佛的示現一樣,以這樣的恭敬來依教奉行,對於他所說的話有如佛所說法一樣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很多人提到修行學佛,就覺得老了才去修行,才去學佛。這是普遍的錯誤觀念。不信我們去看看老人家,能去道場念佛的老人,都是超級有福報的。不然,很多老人都在養老院,都在醫院啊。我們能保證老了,身體很健康,大腦很靈光嗎?

  所以,要記得,年輕就是資本。你看六祖慧能二十歲開悟,得法。佛陀三十五歲悟道。還有許多祖師大德,都是年輕時成就的。為什麼,年輕的時候,身體好,頭腦靈光,不怕輸,才能成就一番事業。如果我們抱著老了好好念佛的心態,這個心態是很糟糕的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當前命相、風水、地理之學大行其道,相信的人為數不少:遇到事情總要花錢去求卜問卦一番。

  那麼,算命為什麼會準確呢? 主要是因為人們大都隨「業力」而轉,並無法主宰自己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? 很多人希望享福,實際上享福的人卻是沒有福的人。我們現在提倡心靈環保、禮儀環保、生活環保,環保的原則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則,也就是簡單、樸素、整齊、清潔、衛生、健康。

  所謂享福是享什麼福? 一般是指物質的福。有人討兩個老婆,用他人來服侍自己,叫作享齊人之福。不少有錢人在城裡有房子、城外有房子,乃至世界各地都有房子。這些房子要人照顧,需錢維護,但他一年當中,可能住不到一兩個月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編者按:在云云眾生中,如何尋覓良師益友? 結交益友有何標準? 有了這些益友,我們能否不斷進步? 有人因為被朋友傷害而不肯相信朋友,我們在交朋友之時,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情和需要掌握的原則?

  「善知識」就是良師益友,通常良師就是最好的朋友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修道人,心要清淨,不要貪圖預先知道的事。

  修道人要有擇法眼,才能選擇何為正法,何為邪法。正法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,這是修道人的六大宗旨。依此宗旨去修行,就是正知正見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這個世界是燒香的多還是修行的多?燒香的多。光燒香不修行有什麼用啊,我們台灣還算佛教興盛的呢,但是實質上怎麼樣,了解佛法人的多不多?還是不多,大家都停留在燒香的狀態,跟大陸差不多。大陸也都是燒香的很多,旅游場所人頭攢動,你問他什麼是佛法,不知道。

     所以我們不僅自己要學,還要幫助大家學,淨化社會空氣啊。世界興亡,匹夫有責,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就靠佛教了,沒有佛教二十一世紀人類會遇到很大的困惑,我們先學了,我們先懺悔業障,我現在是非常著急的,每次法會都告訴大家,學佛三部曲,第一個你一學佛了,首先要懺悔業障,無量劫的業障很多很多,一懺悔,好了,它不成熟,它不會發出來,一發出來還了得了。你看有的人因果報應到頭上了,那個苦啊,我們看看都苦,不要說他自己受的了,所以學佛馬上懺悔業障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為什麼我們要求佛? 有的人說求人不如求己,你自己有多大本事啊。我們是凡夫,你不靠聖人,你不靠佛菩薩,我們這個叫什麼,叫剛強,而且是傲慢。這剛強有罪,這種命很苦的。是剛強的命苦,還是柔軟的命苦? 越剛強越命苦,鋼刀易折。我師父常說,這牙齒和舌頭比起來,人一生下來就有舌頭沒牙齒,後來慢慢長了牙齒了。但是你死的時候舌頭還在,牙齒不在了。有時候活著已經就沒有了,裝一口假牙齒。

  乃至一個草也是這樣,這個草,風一吹過來,草柔軟,這代表什麼? 代表這個草生機盎然。冬天的草怎麼樣? 風一吹過來,瑟瑟的,發出乾草的聲音,那個時候草很硬。春天草很軟的,所以柔軟是生命的生生之相,硬是死亡之相。但是我們眾生是什麼? 我們凡夫就是剛強,凡夫的特點就是剛強。凡夫是傲慢,我執強,傲慢心重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讀《金剛經》,一定會讓你的生意更成功;讀《金剛經》,一定會讓你的工作更順利;讀《金剛經》,一定會讓你的身體更健康; 讀《金剛經》,一定會讓你獲得不可思議;

人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,尤其重要的是讀《金剛經》,會讓你在遇到失敗的時候不消沉,因為你看到的失敗不過是一個假象,不過是一個遊戲,你不會被一個遊戲擊倒;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佛陀無比慈悲,在宣講戒律時,最初講怎樣受戒,通過何種方式受戒,以及怎樣才能得到戒體; 當我們得到了戒體,受持了戒律,中間再宣講怎樣去護持戒律,護持相續。比如說要經常親近善知識,要具備正知正見,要了解戒條中很多允許和不允許的地方; 最後宣講犯戒之後如何懺悔,怎樣恢復戒體等。

  一個明白佛理的智者,犯戒犯錯之後知道怎樣懺悔,也知道通過何種方式快速恢復戒體。一個不明佛理、不懂取捨的愚者,犯戒犯錯之後,因為不知道怎樣懺悔與彌補,過患非常大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編者按:禅宗有一句話,如人飲水冷暖自知。學佛也是如此,很多時候我們若非親身經歷,很難領會無常之意,對於因果、輪迴也就不能真正深入領悟。其實讀書為學,學佛悟道,都是一個道理,先要虛心涵泳,然後切己體察,才能不斷增長。將佛法與生命分開,怎能提起力量?  

  單憑一股宗教熱情,對法本身不能安住,心性就無法定下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有句話:否定加否定等於肯定。此所謂:泰極否來。陰盛必陽衰,陽衰必陰盛,陽盛必陰衰,陰衰必陽盛。

  在《塞翁失馬》中,不是有禍福相倚的故事嗎? 故事說:邊塞居民中,有位擅長推測吉凶的老人。一次,他的馬跑失到胡人的住地。人們為此寬慰他。那老人說: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。過了幾個月,那匹失馬帶著一群胡人的良馬回來了。人們為此前來祝賀他,那老人則說: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災禍呢。不久,他愛好騎馬的兒子,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。這時,人們都前來慰問他,那老人又說:這怎麼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。後來,胡人大舉入侵,邊塞健壯男子都被迫拿起武器去作戰,非死即傷。其子因為腿瘸免於征戰,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智者從師之長,愚者求師之短,大智慧的人、有智慧的人,會跟著師父的優點去學,叫做智者從師之長。愚者求師之短,愚癡的人,一天到晚吹毛求疵,就是找師父、找善知識的麻煩。聽經聞法,有的人會得到蓮花,聞到蓮花的清香味;有的人卻挖了一堆污泥回去,這個就是鸠摩羅什大師一再的強調。

  ——慧律法師《楞嚴經開示》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現在的人對受持戒律沒有太大興趣,覺得是一種約束,讓人不自在,這其實是一種誤解。

  人的習慣是無始劫以來的串習。比如有些人喜歡抽煙喝酒,要戒很難。我們沒有這些習慣,對此沒有意樂,所以不會對抽煙喝酒感興趣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這個時代為什麼這麼亂? 我剛才看了陳靜瑜居士的一篇文字,講到墮胎。衛生組織最保守的報告,全世界墮胎,一年五千萬人,兩年就一個億。第二次大戰打了四年,五年結束了,死傷的人數總共是五千萬。現在墮胎,這是殺人,一年就五千萬,等於二次世界大戰死傷的總數,這個世界怎麼能沒有災難?我看了這篇我想到,今天世界會有最嚴重的災難,第一個原因就是墮胎,墮胎是殺人,這個罪比什麼都重。不是殺別人,殺自己的兒女,哪有沒有報應的道理!

  最近這幾年,我們常常看到天空當中烏煙瘴氣,灰突突的,那是什麼原因? 那是那些嬰靈的怨氣。這個事情不得了,有沒有辦法改善? 沒有辦法。為什麼沒有辦法? 人心教壞了。二次大戰之後,全世界教育教的是什麼? 肩負起教育工作的人是電視台、是網絡、是電影,這些文藝工作者。天天都在教殺盜淫妄,把整個人心全教壞了,都以為這是正常的,不再相信因果,不再相信報應。報應臨頭,後悔莫及,這還得了!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「斷惡修善。」

  先要端正身心,然後才有能力斷惡修善。身心不端正,惡是斷不掉的,善是修不來的,這個事情全靠自己、全賴自己,誰都幫不上忙,確確實實是自作自受。我們肯真做,佛能加持;我們自己沒有心思,沒有這個念頭去轉變、去化解,佛就幫不上忙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現在人為什麼生一些奇怪的病症? 就是從殺生來的。世界上最大的仇怨,莫過於殺生。所謂「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。」你殺人之父兄,人必殺你的父兄。這樣互相殘殺,永無止境。就因為殺生太多的緣故,所以果報來得很快,所謂「現世現報」。

  例如墮胎,這比土匪都厲害。你想一想,這個生命還沒長成,你就把他殺了! 這一些個小鬼在那兒怨天尤人,那股怨氣、那股仇恨的心比什麼都大,比原子彈、氫氣彈都毒,他一定要報仇雪恨,所以現在這個世界上不是老鬼多,而是小鬼多,這一些沒長成人的小鬼,到處皆是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。戒是正順解脫之本。故名波羅提木叉。因依此戒。得生諸禅定。及滅苦智慧。

  這是說戒能生長一切的功德。出家修道的人,想要立功立德,怎樣去立呢?就是持戒。你時時都依照戒律去修行,持戒而不犯戒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,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,什麼功德都會生出來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,「堅持原則」本來是正常的,問題是:你所堅持的究竟是原則? 還是自己的偏見?

  如果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,堅持要用自己的做法,只管自己,別人的建議和商量,都不願接受,也不願意為任何人改變,不替別人設身處地著想,到最後可能於人於事都會造成傷害。你以為這是堅持「原則」,其實不是! 你所堅持的,不過是個人的偏見,這就是「我執」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阿難化瓜

  一日, 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, 近中午時分, 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, 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。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, 就請阿難尊者前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。

文章標籤

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