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上妙下祥法師講述的《吉祥經講記》

上妙下祥法師講述:第二個,正思惟,以正分別如上諸法。這個正思惟有兩種說法:正確的方法去思惟——誰能說一說什麼叫正思惟?

好,看來這個問題不太好答,也不好意思答,怕答錯了叫大家笑話,也可能怕答對了叫大家崇拜,是吧? 所以這個就不好答,那我就給大家分別一下、講一下。正思惟原則上是以「無一切念為正思惟」。

《六祖壇經》有那麼一句話:不思善不思惡,哪個是明上座? 這是什麼呢? 這是正思惟。還有一個禪師講過:不思而思為正思惟。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正思惟,有了這個正思惟,我們才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以上很多的佛法道理,迎刃而解。如果不懂得這個無一切念的道理,我們用腦子【去想像、去推敲、去思惟,或是演算,或是用哲學的推理等等,這都不是正思惟】。所以正思惟必須建立在哪兒?【不思而思才是正思惟,無一切念才是正思惟。】大家應該把這個記住了。要正分別如上諸法,就是正確地,非常非常正確地分別諸法的真實相。我們怎麼分別啊? 比如說我們遇到一個事物,要採取最佳的方法,知道它應該怎麼處理。

舉個例子吧,比如說吃飯,你說這個飯是好吃是不好吃? 餓了的時候就好吃; 不餓的時候就不好吃。都有一個思惟在其中。叫你正思惟——那不好吃的時候,你說它好吃; 好吃的時候,你說它不好吃,這叫正思惟? 或者不好吃就說不好吃,好吃的時候就說好吃。同樣的東西,由於你的需要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想法,你怎麼想,它都是偏在一方的,你也看不到這裡面的真實相。

如果你能夠不思善不思惡,以不思為思地去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——【我們的心不隨著善惡走了,我們的心沉靜下來了,我們的心有了觀察力,我們的心有了轉事物的能力,這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事物的本質】。本來好吃不好吃是什麼呢?【是幻境,它是虛幻的。你不隨虛幻走,這就叫正思惟。】

正分別,也叫正分別如上諸法。【什麼叫正分別? 就是不分別一切、不思惟一切為正分別、正思惟。】我講得有點像繞口令,我聽著都有點糊塗。但是這個呢,希望大家記住,因為咱們不能老講這個,應該記住,對我們今後的修行有重要的作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以戒為師 的頭像
    以戒為師

    老實念佛,以戒為師

    以戒為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