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、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,所以拜神變成我們傳統的風俗習慣。你要是問他,拜神在拜什麼?他不知道,父親這樣拜,母親這樣拜,祖父這樣拜,祖母這樣拜,自己也就拿香跟著拜。人家說拿香跟著拜就是這種人,他根本不知道拜神在拜什麼?只知道在拜神:你要保佑我身體健康,保佑我的孩子考上大學,或是我的女兒嫁個好丈夫,我丈夫事業順利。好像在開保險公司,互相保證就是了。如果我買大家樂中獎,有開3、6、9,我就為你(神)放一串鞭炮。
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! 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! 南無阿彌陀佛 _()_
- Jun 23 Fri 2017 16:39
慧律法師:拜神與拜佛的巨大差別
- Jun 23 Fri 2017 16:31
慧律法師:不是你凶,人家就怕你
慧律法師《楞嚴經講座》:
- Jun 23 Fri 2017 16:24
慧律法師:修行不能弄錯方向
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。了解這個妄識心本來就是空的,知道我們這一顆真心是本來具足的。所以,如果你是一個大修行人,你就知道怎麼下手。
- Jun 23 Fri 2017 16:13
淨土法門:壽命到了,福沒有盡,那怎麼辦?
問:有人壽命到了,福報沒有享完的,臥病在床上享,請問兩者是否矛盾?
- Jun 22 Thu 2017 15:52
淨土法門:今生的際遇,都是前世修來的!
布施的道理,古往今來很多賢人哲士,都會用種種不同的方式來詮釋,來傳播。中國的話本小說、野史筆記,常常有這些記載。古人說,每個人都知道有來年,所以每家每戶都會為來年的收獲而播種,為來年的生存做准備。所以家家都種來年谷,今年種谷是為來年做準備。是不是啊?
- Jun 22 Thu 2017 15:43
定弘法師:修行中難免和親友比較疏遠,心裡有些迷惑
問:下面一位黃同學的問題,請問,我們日常修行念佛中,難免和親友比較疏遠,但又感覺多些念佛及清淨生活更為重要。心裡有些迷惑,請指教。
- Jun 22 Thu 2017 15:41
定弘法師: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
你好好讀讀《了凡四訓》,現在還有電影,那個電影演得很簡潔,有兩個版本,第一個版本很簡單,兩個小時就演完了。了凡先生是明朝時代的進士,他在年少的時候遇到一個孔先生給他算命,把他一生的吉凶禍福都給他算出來,算他考試考第幾名,做什麼樣的官,做官有多少俸祿,吃多少斗米,什麼時候該死,命中沒有兒女,都給他算清楚了,真的一點都不差。前面二十年完完全全按照孔先生算的走,絲毫不差。所以了凡先生就知道了,原來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你該吃多少飯早就定好了,多一粒米都沒有,該喝多少杯水,多一滴水都沒有,定了。什麼時候該升,上大學,或者拿博士,有什麼樣的工作,定了,你命中有多少福報可以算出來,你遇到高人就給你算清楚了。你還沒有改變命運的時候,就得按照命運去走,這是屬於世間法,世間法裡面算很高級了,都懂了,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。